戴上廚師帽,系上大圍裙,走進廚房,洗、切、削、炒、炸、蒸……孩子們變身“大廚”,在老師和家長的指導下,精心烹飪出一道道獨具特色的菜品,這是沾益區(qū)水橋小學開展“我愛我家·快樂廚藝”勞動教育主題實踐活動時的一幕。
“今天學會了炸洋芋、炸春卷、包餃子,還學會了做水果拼盤,而且吃自己做的菜感覺很香。”水橋小學五年級(4)班學生鄭可欣說,通過下廚體驗洗菜、切菜、炒菜,體會了父母每天做菜做飯的不容易,以前放學回家就等著吃飯,以后要多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。
為五年級學生量身定制的“我愛我家·快樂廚藝”勞動教育主題實踐活動是水橋小學開展課外活動的一個亮點,活動開展至今已有10年時間,旨在讓學生們在勞動實踐中培養(yǎng)團隊合作精神,以及獨立生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,在勞動實踐中學會生存、學會創(chuàng)造、學會感恩。同時,搭建起讓孩子展示日常家務勞動成果的平臺,感受勞動之美。
為了讓學生參與體驗從買菜、洗菜、切菜到炒菜、做飯、收洗等全過程,水橋小學利用閑置房屋改造建成200余平方米的學生廚藝勞動實踐基地,五年級6個班的學生以班為單位,每學期參加一次廚藝實踐活動。為學生提供展示舞臺的同時,廚藝實踐活動也搭建了孩子與家長、家長與學校溝通交流的平臺。
五年級學生家長代表馬芳已是第二次參加學校組織的廚藝實踐活動,她說:“孩子以前在家里基本不會做家務,參加學校組織的廚藝實踐活動后,孩子不僅學會了炒飯和做面塊,而且生活自理能力也有了提升。”
“之前我還擔心孩子不會做家務,但在廚藝實踐活動中,有老師的現(xiàn)場指導,沒想到孩子還學會做飯、炒菜。上學期參加廚藝實踐活動后,女兒回家后做了一盤心字形的米飯,這讓我們很感動,希望學校把這個活動一直辦下去。”家長鄭斌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