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、社會購買能力相對較低、社會養(yǎng)老服務供給普遍不足是曲靖市養(yǎng)老服務業(yè)發(fā)展所面臨的突出問題。面對發(fā)展瓶頸,曲靖市盯住在特殊老年群體尤其是農村留守老人、空巢老人、獨居老人、失能老人、高齡老人中普遍存在的“做飯難”、“吃飯難”問題,以助餐服務這一既受老年人歡迎又管用的服務項目為突破口,把“幸福”端上餐桌。
一、基本情況
曲靖是云南的老年人口大市,截至2016年底,有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85.3萬人,占全市戶籍人口總數的13.06%,其中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11.1萬人,百歲以上長壽老人159人。2015年以來,面對人口老齡化發(fā)展的嚴峻形勢,曲靖市緊緊抓住獲批全國養(yǎng)老服務業(yè)綜合改革試點地區(qū)契機,先行先試,努力盤活社區(qū)(村)養(yǎng)老服務設施資源,依托社區(qū)(村)居家養(yǎng)老服務設施,開辦了80余個老年人助餐服務點,推開了獨具曲靖特色的老年人助餐服務,探索打造了“老年幸福餐桌”的曲靖品牌。
二、主要做法
(一)先行先試,開啟“老年幸福餐桌”探索實踐。2012年6月,麒麟區(qū)東山鎮(zhèn)石頭寨村委會依托村民小組老年活動室,以老年人自愿加入“農村幸福院”為原則,辦起了老年餐桌,為70歲以上老年人及70歲以下獨居、失能老年人提供每日兩餐,每餐一葷兩素一湯的就餐服務,讓老人們告別了“吃輪飯”或“摸鍋摸灶”的生活,深受老人及其子女的歡迎。這一做法得到了政府部門的迅速關注,市直相關部門進行調研,總結經驗,下發(fā)了調研報告,決定以此為基礎,扶持開辦曲靖第一家“老年幸福餐桌”。在市、區(qū)、鎮(zhèn)三級政府的扶持下,石頭寨村委會購置了廚具、餐具,蓋起了居家養(yǎng)老服務中心,在下轄的10個村民小組中辦起了6家“老年幸福餐桌”,服務70歲以上的老年人140余人。隨后,東山鎮(zhèn)的14個行政村(社區(qū))的“老年幸福餐桌”相繼開辦。
(二)典型凸顯,形成“老年幸福餐桌”曲靖效應。在東山鎮(zhèn)“老年幸福餐桌”所產生社會效應的影響下,曲靖市各縣(市、區(qū))紛紛行動,老年人助餐服務點不斷新增,各具特色的老年人助餐服務模式不斷涌現。麒麟區(qū)益寧街道金江社區(qū)、太和街道太和社區(qū)、寥廓街道方家園社區(qū),老年人助餐服務由農村向城市拓展;三寶街道興龍村委會,“老年幸福餐桌”每天為全村100余名80周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供餐,為不滿80周歲老年人低收費供餐已連續(xù)不間斷進行了兩年以上;陸良縣,各社區(qū)(村委會)調動社會慈善資源,多渠道籌措資金,或統(tǒng)一配置廚房設施,或通過政府公益性崗位解決服務人員報酬,創(chuàng)新形式開展了助餐服務。板橋鎮(zhèn)大橋村委會老年人自選餐服務深受歡迎,2016年7月至今日均服務老人130余名,社會反響強烈,周邊紛紛效仿,板橋鎮(zhèn)馬軍堡、河東堡,三岔河鎮(zhèn)太平、萬清、舟東,召夸鎮(zhèn)新莊等社區(qū)(村委會)新辦服務點,相繼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,陸良縣“老年幸福餐桌”點數量迅速發(fā)展到15個。2016年底,沾益區(qū)、羅平縣、富源縣相繼實現“老年幸福餐桌”的零突破。老年人口不到3萬的馬龍區(qū),相繼辦起了6家“老年幸福餐桌”。
(三)乘勢而上,“老年幸福餐桌”不斷提質擴面。為讓實惠覆蓋更多老年群體,曲靖全面總結各試點社區(qū)(村)做法經驗,出臺《關于在全市推行老年幸福餐桌開展居家養(yǎng)老助餐服務的意見》和《關于居家養(yǎng)老服務設施建設及運營管理的實施意見》,對居家養(yǎng)老服務進行指導規(guī)范,并加大對開辦“老年幸福餐桌”的扶持力度,給予53個“老年幸福餐桌”示范點各1萬元的運營補助。與此同時,麒麟區(qū)對每個“老年幸福餐桌”服務點一次性給予5萬元的設施配套經費補助,每個點每年補助1萬元的運轉經費;陸良縣為“老年幸福餐桌”服務點設立了“政府公益性崗位”,將64名政府公益性崗位人員及26名招聘人員補充到28個居家養(yǎng)老服務中心護理崗位中,突破了居家養(yǎng)老服務中心缺乏服務人員的難題,化解了運營經費、服務人員不足的矛盾,并形成了關愛失能老人“三結合一體化”的服務模式,在為社區(qū)(村)老年人開辦“老年幸福餐桌”的同時,依托居家養(yǎng)老服務中心、老年人協會、老齡事業(yè)發(fā)展促進會社區(qū)(村)工作站開展了“關愛失能老人•共享生命尊嚴”老年希望工程試點工作,為280名“失能老人”實施了關愛服務;馬龍區(qū)對社區(qū)(村)居家養(yǎng)老服務中心助餐點就餐的老年人每人每年補助600元,推動了“老年幸福餐桌”的開辦。
2017年,打造“老年幸福餐桌推廣工程”列入了市政府重點督查的10件惠民實事之一,全市計劃扶持開辦100個“老年幸福餐桌”服務點,按照城市社區(qū)每個服務點5萬元,農村每個服務點3萬元的標準給予補助,曲靖“老年幸福餐桌”進入提質擴面階段。
三、經驗效果
(一)老年人告別了“吃飯難”。曲靖市的老年“幸福餐桌”,破解了廣大居家老年人特別是農村居家老年人的生活難題,受到了留守老人、空巢老人、獨居老人、高齡老人的普遍歡迎,由于管理服務有序,成本控制良好,老年人或其子女只需支付較低的費用就可以得到較好的服務,加上菜品和服務主要針對老年人的特點和需求設計,在解決老年人就餐難題的同時,讓老人走出家庭就餐,促進了彼此之間的交流和社會交往,讓老年人得到了更多的精神慰藉,化解了因“吃輪飯”等現象而給老年人家庭帶來的矛盾,維護和體現了老年人的尊嚴,促進了老年人家庭的和睦,減少了贍養(yǎng)糾紛,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。
(二)子女們得到了“安心”。“老年幸福餐桌”的開辦,讓老年人吃飽吃好,得到照顧,有力的化解了其子女外出務工的后顧之憂,讓他們更加安心的在外掙錢。一位用餐老人曾自豪的說:“黨的政策好,‘老年伙食堂’,每頓‘四菜一湯’,每餐都在變花樣,兒女交錢給我吃,我這輩子值得了”。
(三)基層組織有了服務的“內核”。“老年幸福餐桌”的開辦,有力的激發(fā)了社區(qū)(村)基層組織、老年人協會為老服務的活力,成為各類社會資源優(yōu)化整合、發(fā)揮效益的平臺和載體。有的社區(qū)(村)依托“老年幸福餐桌”,長期開展黨員幫戶、志愿者上門服務、鄰里互助等活動,讓獨居老人、空巢老人得到了慰藉和照顧。
(四)引發(fā)了媒體的關注。2016年以來,曲靖市“老年幸福餐桌”登上了《人民日報》和《光明日報》的頭版,搶占了《云南日報》的頭版頭條,隨后,各大報刊、電視、廣播、網絡媒體競相報道曲靖“老年幸福餐桌”,人民網、新華網、中國網、央視網等新聞門戶網站及各類微博、微信客戶端等數百家新媒體也紛紛轉發(fā)推薦了曲靖市“老年幸福餐桌”模式“好聲音”,“幸福”成為全社會聚焦曲靖經濟社會發(fā)展和民生保障的關鍵詞。
(五)獲得了上級的肯定。2016年,中央改革辦在第65期《改革情況交流》上刊發(fā)了反映曲靖市麒麟區(qū)“老年幸福餐桌”實踐經驗的交流文章;5月23日,中共云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次會議指出:“曲靖市麒麟區(qū)以構建‘居家養(yǎng)老為基礎、社區(qū)養(yǎng)老為依托、機構養(yǎng)老為支撐’的養(yǎng)老服務體系為目標,以‘幸福餐桌’為載體,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興辦養(yǎng)老機構,把‘夕陽事業(yè)’做成‘朝陽產業(yè)’”。此外,民政部、全國老齡辦、云南省政協、云南省老齡辦等上級部門領導先后前往曲靖,調研視察“老年幸福餐桌”,對曲靖進一步辦好“老年幸福餐桌”給予了指導、肯定和鼓勵。
在“老年幸福餐桌”的探索道路上,曲靖邁出了關鍵的一步,目前,全市不同區(qū)域各具特色的老年人助餐服務模式經驗正不斷創(chuàng)造形成,市、縣(市、區(qū))、鄉(xiāng)(鎮(zhèn)、街道)、社區(qū)(村委會)正共同編織一張覆蓋城鄉(xiāng)的居家養(yǎng)老服務網絡,老年人助餐服務也正由最初的無償、低償服務逐漸向有償、低償服務轉變,并在“智慧養(yǎng)老”等服務領域開始了有益的嘗試。下一步,曲靖將以“老年幸福餐桌”為引領,著力推動居家養(yǎng)老服務向醫(yī)養(yǎng)結合、康復護理、文體娛樂、日間照料、家政服務等更多領域延伸,培育和打造出一批品牌化、連鎖化、規(guī)?;纳鐣M織或機構、企業(yè),使社會力量成為提供老年人助餐服務及居家、社區(qū)養(yǎng)老服務的主體,讓老年人擁有更加幸福的晚年。(文:王煥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