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地整治超萬畝 助推脫貧早致富
2016-07-27 16:07:58 來源:
會澤縣待補鎮(zhèn)野馬村委會位于待補鎮(zhèn)北面,距鎮(zhèn)政府所在地20公里。野馬村氣候冷涼,土壤貧瘠,農戶居住分散,資源貧乏。多年來,該村以種植馬鈴薯、燕麥、蕎子為主,是一個經濟社會較為落后的貧困村委會。野馬村也被稱為“野馬川”,這里的老百姓曾流傳著一個歌謠:“好個野馬川,水冷海子寬,吃的是麻洋芋,披的是亂氈衫”。貧窮和落后,一度是野馬村脫不掉的帽子,也是野馬村的真實寫照。
農村要發(fā)展,做活土地大文章。2007年,會澤縣國土資源局向曲靖市國土資源局申報了待補鎮(zhèn)野馬村土地開發(fā)復墾整理項目,市國土資源局以曲國土資耕〔2008〕39號文件批準為市級投資土地開發(fā)整理(占補平衡)項目。該項目于2009年2月18日開工,項目總投資概算4604.47萬元,建設面積26785畝,新增耕地16709畝,2010年4月30日竣工。
野馬村土地開發(fā)復墾整理項目順利實施后,形成了“田成方、路成網、渠相連”的格局,極大地改善了野馬村農業(yè)生產灌溉條件和農田基礎設施條件,推動了野馬村土地規(guī)模化、集約化、機械化經營步伐,加快了土地流轉進程,提高了農民土地流轉收益。截至2016年6月底,野馬村不僅吸引了36家公司進駐、培育了26家農業(yè)合作社,還涌現出了300戶種植大戶,促進本村富余勞動力就地轉移6000余人,戶均增收4000余元,人均純收入達9468元,超過了全鎮(zhèn)的平均水平,野馬村從此踏上了脫貧致富的快車道。
野馬村土地開發(fā)復墾整理項目的實施,徹底改變了野馬村昔日的舊模樣,現在的野馬村面貌煥然一新,正如今天的野馬村民所言:“如今野馬川,特色路子寬,吃著白米飯,穿著羊毛衫。”是啊,走進現在的野馬村,映入眼簾的便是萬畝百合吐芬芳、草莓著紅裝。沒幾年功夫,待補鎮(zhèn)野馬村便發(fā)展成為了云南省最大的百合種球繁育基地和草莓種植基地。然而,這里的一切變化和發(fā)展,歸根結底得益于野馬村土地整治項目。該項目的實施好比“種下梧桐樹,引來金鳳凰”,它為野馬村的脫貧致富插上了騰飛的翅膀。
(曲靖市國土資源局 侍林全)